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视频 | 14项工艺+36道工序,迎十五运非物质文化遗

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昨晚举行。仪式结束时,“客家草帽舞”展现了客家人的勤劳、淳朴、友善。除了表演者所戴的“草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其实他们在这档舞蹈节目中所穿的服饰还蕴含着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祥云纱。 “三洗九蒸八十八晒,得云纱一根”。祥云纱,又称茛苕纱、茛苕丝,是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蓣的汁液涂在桑蚕丝织物上,再覆盖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有矿物质的河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纱布产品。 因其行走时发出“沙沙”的声音,故又称“祥云沙”。传统工艺制作的祥云纱通常只有两种简单的颜色:blaCK和晒黑。不过,闭幕式上,祥云纱服装队却将红纱融入到了表演中。 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祥云纱服装队领队邢丽丽:红云纱是直接用天然中药薯蓣对祥云纱未涂河泥部分进行晒染的工艺品。既沿袭了整个舞台设计,又与传统祥云纱的部分相匹配。 祥云纱手感滑爽,质地挺括。防水、透气、穿着凉爽、不接触皮肤,特别适合湿热气候。 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湘云纱服装领队邢丽丽:湘云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700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来自广东,有14道工序、36道工序。要求25℃以上的阳光曝晒。也是唯一一种正反面都有颜色的面料,真正代表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央视记者 于谦 王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