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吉时评丨不一样的中欧班列等开行变化

刷新“成绩单”!近期,石家庄国际陆港运营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高:截至10月中旬,共开行中欧班列866列,超过去年开行839列的总数。国际物流“黄金通道”效率不断提升。不断壮大的“钢驼队”让我们见证了又一个开放高地,依托河北。 成交量由“小”变“大”,显示外贸持续向好。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要物流通道,其发展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的贸易活动。作为河北省中欧货运的领跑者,石家庄国际陆港将不断加速提质增效:从开业之初的每月1趟列车,到现在的每天3至4趟列车,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2018年至2019年共开行30多趟列车,至今屡创纪录,业务遍及亚欧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价值近百亿元。 “钢驼队”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沿着新丝绸之路驰骋,为河北外贸稳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商品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体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回顾中欧班列初期,河北出口的大部分是服装、饰品等传统产品。如今,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生物医药等“新国货”正成为列车上的“常客”,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品类互换,更表明河北产业升级、产品竞争力增强。时间他的结构性变革不仅赋予中欧班列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让“河北制造”的全球化速度更加稳定、更有活力。 国开行从“连接”到“融合”的转变,体现了物流高效协同的变化。跨境运输涉及环节多、流程复杂。如果工艺复杂、效率低下,其价值就会降低。近年来,石家庄国际陆港通过优化线路规划、简化通关手续、创新多式联运模式,不断提升班列运行效率。例如,列车到达港口后可以集合起来直接出发。企业无需单独申报、办理转关手续。运输时间缩短1至2天。不仅时效大大提高,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推导出来的。不断优化服务的“软实力”和完善升级产品的“硬实力”共同构成河北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贸易由“去”变为“来”,体现了区域合作的密切变化。健康可持续的贸易渠道应该是双向、互利的。 2025年上半年,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列车206列,回程列车367列。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优质板材、锌锭、钾肥、饲料小麦粉等产品可以轻松进入河北,搭乘中欧班列销往国内市场。这标志着早期“来回”的困境成为历史,“来来往往”的良性循环成为常态。河北“钢驼队”正在构建动态平衡的贸易生态系统,为电子商务带来更大确定性经济稳定经济繁荣。 道路开通后,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站在新的起点,朝着更高质、更量、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充满机遇和希望的“钢驼队”将继续发挥交通运输纽带和经济引擎的重要作用。推动高水平开放,努力谱写河北中国式现代化篇章,奏响一路鲜花新篇章!
上一篇:西工大新成果仅重一两! 下一篇:没有了